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应该“高”在哪儿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时间:2023-04-12 10:05:40

■“教育强区先强师”系列报道

近日,368名优秀教师入选新一批北京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截至目前,全市共评出1287位正高级教师,覆盖中小学幼儿园全学科。从2012年起,北京市试点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评审,当年评审出的18位正高级教师一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至今十年过去了,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幼儿园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已经常态化,全新的基础教育领域教师职称系列构建已全面完成。那么,面向新征程上“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要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应该如何充分展现其“高”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师“高”:要有“大先生”的素养与境界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勉励广大教师要“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同时,还要“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作为基础教育领域最高层次的教师,就必须要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也必须要成为示范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先生”。因此,正高级教师首先必须做到“为师”要“高”。为师之“高”应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红”。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党的教育方针的坚定践行者;要坚定理想信念,做胸怀“国之大者”的示范者。这不但是对每一位为人师者的方向性要求,更是每一位正高级教师毋庸置疑的政治站位。因此,“红”是正高级教师必需的为师底色。二是要“仁”,即仁爱之心。这不仅体现在正高级教师对教育、对学生的大爱,还体现在其为师的品行、情怀和境界上。要将教育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以冯友兰先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修炼自己的为师境界,在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伟大事业中将自己锤炼为不负时代的“大先生”。三是要“厚”。要有厚实的人文修养,只有广闻博识,才能让自己置身于人类文明的丰富营养之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加厚实。四是要“专”。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要持续耕耘,特别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及创新上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教育教学的实施上形成自己的风格或特色,努力成为本专业领域的“大家”。五是要“思”。要坚持做教育教学反思,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习惯。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是一个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思的过程。六是要“新”。创新是第一动力,但对正高级教师而言,必须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前者在于把握好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教学的规律,开展以规律为基础的教育教学实践;后者则要求始终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将诸如“双减”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的新手段有效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让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能够与时代同步。

为教“高”:要做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有关评价标准条件明确提出:正高级教师要“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这是对正高级教师提出的一个高标准,要求他们必须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这个作用具体而言,就是教育改革的探索者与实践者。应该说,正高级教师积极担当好这些角色,是国家各项教育综合改革措施,如“双减”政策、新课标等,落实落地的有效保障,也是正高级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探索者,正高级教师要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追求与内在逻辑,在教育思想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坚定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充分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上,要充分理解课程所体现的国家意志,明确课程育人导向,将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时代新人所必备的核心素养,同时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进步性、时代性与前沿性;在教学方法上,要以育人方式变革为目标,探索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但要切忌生搬硬套,应该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创新运用既高效又合规律的方式方法。

作为实践者,正高级教师要能够将教育教学改革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行动,具体而言,须做到:一要有充分体现课改要求的示范课。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场,正高级教师也如此,其教育理想、教育思想、教改实验及教学创新等都必须要落实到课堂,落实到育人场景。因此,在教育综合改革的大潮中,正高级教师需针对重大改革要求,设计并呈现出课改示范课,为教改相关政策与要求的落实提供示范性案例。二要有引领教师落实课改的工作坊,即正高级教师要把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与举措等,以工作坊的形式,通过交流、研讨与动手实践,让更多教师理解与学习,使其能从中把握改革的精髓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三要有一批“粉丝级”的青年教师做徒弟。正高级教师作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金字塔”尖的优秀分子,需要承担起带队伍的重任,可以通过“师徒制”“工作室”等形式,以浸润式、紧密型的方式带领更多教师走上良性的专业成长之路。

为学“高”:要做新时代高素质教师成长的推动者与引领者

教师作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必须建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我,既要修炼出大格局、大情怀,还要成就大学问,积极做一个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自主成长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为学”之功。

一是要“读”。阅读是一个教师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对正高级教师而言,要走出“功成名就”的舒适区,就更需要以阅读来重新激活自己。那么应该阅读什么呢?对这个群体的教师来讲,首先应该多读一些中西方思想经典,要通过与巨人的“对话”,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建立自己教育思想形成的逻辑起点;其次要多读一些科学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沿成果,让教育教学能够始终站在社会变革发展的前沿;再其次要常读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始终把握专业发展的动态与新成就,让自己的教学始终建立在“宽”“厚”的专业基础之上。

二是要“研”。正高级教师已经走出了职评的竞争,进入到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其思想更加成熟、经验更加丰富、心态更加平和,能够有一种“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生命状态,而这样一种状态,为他们提供了做“无功利”研究的条件。因此,对正高级教师而言,可以将研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更加从容的姿态围绕学术专长深入地做研究。虽然教育评价改革要求破除“唯论文”等“五唯”,但这种破除绝不意味着不搞研究不写论文,恰恰相反,正高级教师可以在“破五唯”的教育评价改革导向下,将研究作为进一步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以伴随式、融入式的方式,将研究植根于教育改革的沃土,形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引领性的研究成果。

三是要“写”。我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追求。正高级教师需要持续修炼德与功,同时需要多下些“立言”的功夫,将教育思想、教育主张、教育追求和教育经验等传递给更多教师。正高级教师的“写”,首先要有思想,但这个思想绝不是一时的奇思妙想,也不是简单地套用理论,而是对时代要求和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其次要有生命,即所写的东西,无论是著作还是文章,都要有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同时,作品还应该有持续的生命力,是对人性与人心的深刻把握;再其次要有实践,即其作品要站在更高位上去指导实践,其基本逻辑应该是“实践—理论—实践”,换言之,正高级教师写出的东西,应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并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因此,正高级教师的“写”,应该追求的是“知行合一”,应该立的是“不朽”之言。

综上所述,正高级教师承载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与引领者的重任,他们需要持续地自主发力,才能不负新时代的使命。但从组织角度讲,我们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工具理性的层面去要求他们,还应该在条件和环境上为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保障。具体而言:一要提供成长平台,即为他们的成长发展提供学习、研究的机会,比如北京市推出的“卓越教师涵养项目”就是为这个群体的持续性专业成长提供的成长平台;二是搭建影响力平台,即通过学术交流会、名师工作室等方式,为他们搭建传播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主张和教育经验等的平台;三要建立保障性平台,即要有必要的政策,为他们的学习研究提供时间等的政策保障。

(作者系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12日第7版

作者:汤丰林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医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